10月28日上午,2020届考取境外研究生毕业生座谈会在教学楼C202举行,邀请2020届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汤昕、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容倩莹、经济学院刘思佳和国际学院潘俊霖等4名考取境外研究生的毕业生代表分享考研经验,6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副校长赵福春、赖志立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赵福春、赖志立副校长为4名毕业生代表颁发10000元考研奖励
汤昕: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参加比赛就是为了寻找自我,在一次次自我怀疑与否定中寻找自我肯定的部分”,考取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汤昕分享道,在备考过程中,她积极参加了院校的写作比赛与校外的辩论赛,特别是在外研社的写作比赛中,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正是这一份寻找,使她最终能申请到世界排名前20的国(境)外高校——英国爱丁堡大学。汤昕认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要存在对立观点,倘若文章的思路是平铺直叙,那么这篇文章的层次、韵味都会大减,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能帮助我们写出更加耐人寻味的文章。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多写作以开拓思维,多看视频体会口语之间逻辑关系。除了雅思作文,她建议大家积极去获取含金量高的比赛奖项,以赛促学、多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容倩莹: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境外留学的根基
容倩莹以自己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就读所遇到的挑战告诉大家,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她在读研过程中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不仅有德语,还有英语乃至其他小语种,各种语言时常在课堂中穿插。因此,她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把语言基础打扎实,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境外求学。在上网课期间,如何做到自律也是一个挑战,因此,她会先给自己确定一个总目标,再做更加细致的规划,将学习任务细分到每天、每个小时,从而让自己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以面对长篇外语阅读的挑战,“没有什么技巧而言,靠的就是坚持多看、多记,每天都进步一点。”
刘思佳:在摸索中确定自我的方向
考取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刘思佳回顾自己考研的过程时,她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一直在前行路上不断地摸索,最终寻找到心仪的方向。度过了大一、大二的迷茫期,到大三才决定考取境外研究生。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做境外考研选择之前,应该不断地进行摸索、尝试,考虑清楚自己能否接受目标学校所在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只有确认了前进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潜力。“可以多在实习中寻找与自己相契合的工作状态,以实践丰富自己的履历,同时通过雅思、BEC、PTE等多种考试来提高个人综合水平”,刘思佳分享了分梯度择校的技巧:要以最可能拿到Offer的学校作为保底,依次分为“冲、稳、保”三个梯度进行选择,增加自己申请的成功率。“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够坚持下去的专业比选择学校的排名更加重要。”刘思佳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通过努力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潘俊霖:文化色彩交融,自我收获其中
潘俊霖重点分享了自己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期间的感受。澳大利亚自由的学习模式与不同的生活态度,冲击着他的思维,让他得到了不一样的收获,无论是眼界还是心境,都在留学期间得到了开拓,共情与理解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增强。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敢于打破常规,质疑权威。“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思考过后才会发现真理。”留学的过程让潘俊霖明白了,面对多元自由的世界,一定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跟风。境外留学虽在文化的碰撞中开拓了潘俊霖的眼界,但也会让他经常想念祖国。“因为留学,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骄傲自己是中国人。”潘俊霖希望师弟师妹要先怀揣一颗中国心,再去境外寻找自己的梦。
赖志立作总结讲话
据悉,2020届考取世界排名前100的国(境)外高校研究生的毕业生共有28人,其中有15位同学来自于国际学院。赖志立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校非常鼓励和重视学生考研,尽最大可能给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希望有意愿考研的同学们积极做好准备工作,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对考取境外研究生的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以后无论在哪里深造,无论走在哪里,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的身份,自觉地去维护国家荣誉,学成之后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和母校。
与会同学向师兄师姐提问
交流环节,与会同学就访学申请、学校选择等问题向师兄师姐提问,现场气氛活跃,许多同学会后表示受益匪浅。2020级英文学院的彭湖湾同学告诉记者,以前以为出国留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通过汤昕学姐的分享之后发现并非如此,自己还要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在心灵上学会成长,更要学会自律和独立。2019级经济学院胡盈盈表示,大三了,自己对考研的选择还是比较迷茫,听完了学长学姐的分享,已经不再迷茫了,接下来要继续提高绩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希望有一天可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宣传科 文/曹婼喧 任嘉曦 图/徐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