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陈立,200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现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国际纸业,并担任高级采购工程师一职。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会干事。现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公司国际纸业最年轻的高级采购工程师之一,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曾多次代表公司到世界各地出差,见识广阔。
她,开朗自信,乐观上进,热爱生活。她拒绝随遇而安,拒绝成为他人期望的样子;她坚持己见,独立自主;她不畏艰难险阻,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现今,兢兢业业的她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国际纸业的一名高级采购师。她,就是200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陈立。
自主学习,努力奋进
忆及昔日南国,陈立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便是自学。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她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自学上,特别是英语。她回忆第一次与外教交流时,整个人紧张得舌头都打结了。通过坚持不懈的自学,她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让她更有信心的张口说英语了。
她说:“自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实是一门必修课。我们都知道,在大学课堂里,老师授课不会像中学老师那么详细,很多内容都要靠自己自主去查找、去学习。在坚持独立思考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在大学的学习里,学生更多的是要靠自学,自主设立目标、自主安排时间和自主完成计划。”
走出校园,了解社会
谈及兼职情况,陈立说,“我从小学习钢琴。在大二的时候,我获得了一个机会,在课余时间到琴行教小朋友学习弹钢琴。所以,可能当同学们在娱乐的时候,我却在赶往市区给小朋友们上钢琴课的路上。现在想起来,当时真的很苦,在学校和琴行之间来回要花三、四个小时,而一堂课的薪水甚至还不够我一天来回的路费。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个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到赚钱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所以,如今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所获所得。”
陈立认为,大学校园是学子获取知识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孕育安逸的温床。在校园里,大学生的社交圈大多是老师和一群经历、能力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龄人,社交圈相对窄小。在经济有父母的支持下,竞争氛围不够强,学生们就容易满足于现状,前进步履缓慢,甚至止步不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更不利于将来的就业竞争。
所以,她鼓励大学生需要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多去经历一些不同的事情,见识各种不同的人,体验各种不同的文化。当失败与挫折来临时,不要拒绝它们,让它们成为自己上升的垫脚石,逐渐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实践重于理论
历年来大部分毕业生找工作,都深感“专业不对口”的无奈。然而,毕业之际的陈立却很明确地告诉自己要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周边同学开始转战于“专业不对口”工作时,她仍坚持自己的想法。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重重考验,她终于到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国贸公司实习。一份工作只有500元的月薪,在别人看来是不值得去做的,但她还是满心欢喜,只因她能如愿在专业对口的工作中实践自己在学校所学。
10个月后,她到另外一家公司——世界500强的美国企业。她认为,如果没当初在贸易公司那10个月的实际操作经验,她是不可能有机会进入如此优秀的外企工作。
说到理论与实践,陈立说道:“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固然重要,在社会上学到的实际操作经验却更为宝贵。毕竟,学校所授予的知识更新得比较慢,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她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前学到的贸易术语,现在都已经过时,不再使用了。而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
她建议到:“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地去实习,无论薪水有多少,都不要挑剔环境如何差、待遇如何低,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去接触社会,并在经历中学到最贴近社会的和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增加个人竞争力的最好途径。每年毕业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出来找工作,这个时候怎么样才能使你的简历显得比别人优秀呢?不是学校名气,不是毕业证含金量,不是专业,而是你个人的实习经历。”
(作者/ 黄伟华)
时间:2015-6-27 17:13:00
录入者:校友网管理员